“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人们无不向往的田园生活
(相关资料图)
在中新镇五联村一个亲子农场
——优农家庭农场
这一美好场景正在变成现实
今年以来,中新镇紧紧围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立足中新镇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强化“党建+”模式,坚持党建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动能,释放乡村旅游活力,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
党建共建,相融相促
优农家庭农场
自2021年5月成立党支部以来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把党建文化融入到企业发展中
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该农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示范家庭农场、广东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广州农业公园、增城区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
>>>>
与村党组织开展共建
双方以结对共建为契机,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模式,通过构建支部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农村党建工作格局,不断激发非公企业党组织生机活力,盘活集体闲置土地资源,村经联社以土地资源作价入股的形式,成立旅游咨询公司,推动产学游融合发展,形成集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耕体验、党建活动、中小学生研学科普、亲子度假、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产业。
▲优农家庭农场党支部与五联村党总支签订“党建共建”协议
>>>>
营造浓厚党建文化氛围
优农家庭农场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非公党组织党建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精心布置和丰富园区内的党建元素,并设置党员教育活动室。
135
依托园内党建阵地,与相关单位、高校、企业等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如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农耕技术培训、农业调研、农耕文化体验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党建结对聚合力,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
悠闲假日,品味自然
友人三两,驱车前行
途中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农人扛着工具从丝苗稻田里走出来
路边的格桑花迎风摆动
像是一群自由的舞者
含羞草安静的呆在草丛堆里
池塘上空不时飞过几只白鹭
还能看到调皮吐泡泡的鲤鱼
那被城市水泥森林掩埋的热情
在这里瞬间放飞了起来
优农家庭农场可不仅仅是一个亲子农场
还是一个种养结合的现代化农业实验基地
科技提升生产力
在这里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
设施完备助力发展多元化
农场内设户外露营营地、大型果蔬采摘园、农耕体验园、共享菜园、户外烧烤园、户外休闲露台、美食体验区、大型多媒体会议室、电商网络直播间、水产养殖基地、水稻种植基地、气象科普基地等组成,并配套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环保卫生间等基础配套设施。
>>>>
开辟“共享菜园”盘活土地资源
其中,近期推出的“共享菜园”项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认领。免费认领的私家菜园可自行决定种植的时间和品种,小朋友们既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体验亲自翻土、播种、浇水、施肥的乐趣,也可以亲身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
>>>>
优质环境品最美佳肴
此外这里还有不少美食,玩累了还可以品尝新鲜现摘的蔬果、肉质紧实的走地鸡、细嫩鲜美的稻田鸭、米香浓郁的丝苗米等,而在这里最受欢迎的是一道叫“瘦身鱼”的美食。
“桃花流水鳜鱼肥”“鳊鱼肥美菜薹香”。鱼,常以肥为味美。而在这里却出现一个新型养殖模式:给鱼“减肥瘦身”。首先要将草鱼鱼苗投放到村里自然环境极佳的农户鱼塘里养殖近一年,等个头达到七八斤重时,再分批运回基地进行“瘦身”,按照“三不投”(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鱼药)养殖原则,让其在流动的山泉活水里生态喂养,鱼在水中畅游,通过新陈代谢,消除多余脂肪和腥味,自然“瘦身”30%左右,这样既能保持水质的干净,也能达到让鱼减肥的目的。届时,鱼会变得肉质结实、爽滑、无泥腥味,尤以腹部肉质最佳,肉质软滑,鱼肉夹起来会形成肌肉片,具有爽脆与众不同的特点,故烹调制作繁多,生炒、蒸、炖等各具风味,这样的“瘦身鱼”不想来试试吗?
在这里不仅能看到
一片嫩黄与翠绿交接的实景画卷
更是能亲身体验到采摘乐趣
同时具有浓厚的科普氛围
近距离了解农业科学技术
激发探索热情,真切体验乡村生活乐趣
优农家庭农场用4年时间,便改变单一种植的旧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农场+农户”的全新模式进行合作,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和实现增收、创收;
通过运用“互联网+”的销售新模式,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农产品产销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最终形成“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发展模式。因此,优农家庭农场也被评为市级“党员诚信经营户”。
中新镇将以“党建强、发展强”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企业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不断拓展“非公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形成支部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长效机制,凝聚乡村振兴的“红色合伙人”力量,充分发挥“最大同心圆”作用,共同谱写“产业强、村庄美、村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来源:今日中新
编辑:纪玉婷
责编:黄家荣、郑德宏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