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邦:其实也是国的意思,在古代比国的概念要小。
2、古代采取分封制,即分土地,由拥有“天下”的“天子”国君,分封土地给诸侯,建邦,成为诸侯国。
3、“封建社会”一说,就是这个道理。
【资料图】
4、在当时意思其实是“国为天下,而邦比国小”。
5、秦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实行中央集权,设郡。
6、近代,邦为国的意思更加明显,如邻邦,即为邻国。
7、“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所以当时称邦,其实可以称为“民惟国本,本固国宁”。
8、“固”可以理解为安定、团结,意思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
9、这句话同,唐朝魏征纳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都是民本意思的表现。
10、有了百姓,才会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有君,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有国家的太平、强盛。
相信通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意思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Copyright @ 2015-2022 西南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8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qq.com